在幾年以前,可能很少人能想像今天電商活絡的景象,去年,實體零售商所受到電商衝擊,讓許多人稱之為實體店的倒閉之年,實體零售商紛紛變著法子,力求不要被時代的潮流所淹沒,大致上有兩種作法:推出自有電商、倚靠大型電商平台。
今年10月13日在杭州雲棲大會上,馬雲針對過去幾年的科技樣貌,梳理出一套看法, 他認為電子商務並沒有打擊傳統商業,電子商務只是把握了網路的技術、網路的思想,知道未來的經濟完全基於網路。只是阿里巴巴抓住了網路的技術,在這個上面創造出一個適應未來的商業模式,那就是電子商務。
電商和實體商的界線?
過去電商興起時,很多人給電商貼上了標籤:便宜、快速,並認為實體店的用戶體驗,還是電商所不能觸及的;而所謂實體店面臨的電商衝擊,也是因消費者選擇的管道改變,各地的零售商關閉的店面數驚人,許多品牌相繼經營電商,也就是我們至今看到的全民電商浪潮。
但根據中國商務部發佈的官方資訊,儘管2015年實物商品網上交易額同比增長31.6%,其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僅為10.8%,有將近90%的銷售額仍來自於實體店,這意味著電商這個渠道是在成長,可是實體店還是不可忽視的一塊。
商業模式是隨著環境變化的,未來下一步又會走到哪裡呢?馬雲是這樣認為的:「未來會有有五大新趨勢:新零售、新製造、新金融、新技術和新能源,影響到中國、影響全世界,影響到未來的所有人。」
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,誕生新零售
今天電子商務發展起來了,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,未來的十年、二十年,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,只有新零售這一說,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,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。
線下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上去,線上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下來,線上線下加上現代物流合在一起,才能真正創造出新的零售起來。
可以說被電商打敗的傳統產業,是沒有抓住電商這個新渠道,未來所謂的新零售也是同樣道理,拘泥於電商的品牌只會被時代淘汰,所以馬雲才說:「從明年開始,阿里巴巴將不再提「電子商務」這一說,因為電子商務只是一個擺渡的船,它只是把這個岸,把河岸的這一頭端到了那一頭。」
亞馬遜從線上走入實體
今年10月根據《華爾街日報》報導,亞馬遜將開設實體便利商店,內將販售農產品、牛奶、肉等生鮮商品,預計在幾周內開張。
這已不是亞馬遜第一次嘗試走入線下,於2015年底就在西雅圖設立第一家實體書店,而未來即將在美國各地百貨商場,開設好幾十個快閃概念店,這些店是為了要展示和銷售亞馬遜自家的電子產品。
其實亞馬遜早在2013年就在舊金山測試快閃概念店,門市大小一般為9至14坪,都選擇在百貨商場的中央位置,陳列亞馬遜系列的電子產品,包含Kindle、Fire TV、Echo等,現場人員也加強推廣Prime服務。
無庸置疑,亞馬遜正加速建構新型態的零售模式,拓展實體門市,讓消費者可以實際體驗產品,而背後策略目的是將更多流量導引到亞馬遜官網。
蘇寧旗下實體店雲店,雙十一發光發熱
最近,中國的電商巨頭也動作頻頻,國際零售巨頭沃爾瑪與京東集團的合作甚密,蘇寧和天貓繼「418一起來電」後,也將合資成立貓寧電商。而近期最具話題性的,還有雙十一國慶期間各家電商的布局手段,其中蘇寧實體店大放異彩。
據了解,今年國慶期間,蘇寧易購通過實體門店的體驗式消費,以及細致周到的服務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。蘇寧位於南京清江廣場的雲店,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與PPTV樂視微鯨共建的體驗店「YOUQU優趣」及VR體驗館「造夢空間」。
隨著蘇寧紅孩子、蘇寧超市等新品類產品的推出,雲店涵蓋的客群更加廣泛,同時店內的餐飲、娛樂商戶也很好的承接了客流,提高了顧客在門店內的停留時間及體驗。
在O2O模式上,據蘇寧提供的國慶數據表明,透過蘇寧V購頻道、「店+」APP、「千里傳音」、門店報名系統等O2O應用,引流到門店的用戶,占總購物用戶的35%以上。
天貓聯合百腦匯,電競產品體驗館開幕
藍天電腦旗下連鎖資訊商場百腦匯啟動「4.0版」轉型,其中位在上海徐家匯黃金商圈的百腦匯上海店經過半年封館整修,今天重新開幕,與天貓首度攜手的電競產品體驗館也同時啟動。
這次,是主動天貓主動找百腦匯合作,把天貓商城裡22家電競品牌的產品,拉到線下店內讓消費者體驗使用,由百腦匯成立的天貓電競體驗館團隊負責銷售。
百腦匯營運中心總經理陳學文表示,儘管購物季為電商帶來了大量的銷售額,卻也面臨高達三成的退貨率,因此與實體店面結合、設置體驗店,拉近品牌產品與消費者間的距離。
跳脫線上、線下的新模式
這些公司都在嘗試以自己的方式融合電子商務和實體門市的經營,馬雲正在實踐他在杭州雲棲大會上所說的新零售,也在其他佈局上實現新金融,用網路金融帶給過去無從受惠的中小企業、個性化企業、年輕人、消費者,而其他品牌也積極佈局完全不分線上、線下的整合。
文章編輯/Iris